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为您评说:PC行业还有重生的机会吗?
吴伯凡: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PC行业还有重生的机会吗?尽管后PC时代早已来临,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甚至是常识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处于PC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都马上面临着毁灭性的挑战,后PC时代的准确意思是,PC作为一种全能性、唯一性的终端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使PC的权力范围明显缩小,但PC不会被无限压缩,对PC的刚性的需求仍然存在,这就意味着不少厂商会自动或者是被迫的退出这个领域。有一些厂商虽然不会退出,但PC在其主业务量中所占有的份额明显减少,成为其终端组合中一个单元。苹果、索尼等厂商现在实施的就是这种业务思路。
如何把自己在PC领域的实力转化为体系化组合化的终端竞争力是PC厂商们目前最关心的,带有市场竞争力的终端链并非是把移动和非移动的终端简单的组合起来,如果单个终端里的伏笔不够,与其他终端形成的隐形勾连度不够,用户是很难有意愿来购买你的全套产品。
如果能让用户买的每一个终端,形成一个终端链当然是最好的,但要实施这种思路往往也非常难,更加现实的思路是如果某个终端有独特之处,并且很好的与其他品牌的产品有兼容性,就能赢得众多小客户,最终实现可观的销售,并逐步的形成体系化和组合化的竞争力。
PC现在的处境有点像当年电影的处境,电影在家庭影院的高压下焕发出了大片化的基因,让人们在拥有了家庭影院后仍然想到电影院看电影,PC也有可能在各个移动终端的围剿下,激活出某种差异化的潜能,与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相比,PC具有与人进行深度对话的能力,当所有浅层的、便捷的对话都被非PC终端所取代的时候,PC的深度对话能力反而具有了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PC要想在众多移动终端的围剿下生存下来,必须拥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富有弹性的坚定,俗话说就是外圆内方。比如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出现的超级本就是实现了这种富有弹性的坚定,超级本具有蝙蝠化的特点,就像蝙蝠一样,看上去又像鸟又像兽类,超级本放弃了黑白机黑的产品思路,是一种处于灰色地带的产品,既可以当PC用,也可以当iPad用,这是一种很好的跨境产品的思路。大屏手机和小屏iPad在市场上能够大行其道就是例证。
微软寄予厚望的SURFACE在市场上的表现即使不能用惨败来形容,也很难说有光明的前景。但是SURFACE的不成功并不足以表明PC无法在与时俱进中重生,SURFACE的最大问题是坚定有余弹性不足,其他公司的产品反而比微软要做的好一些,比如华为,他们的产品是从移动终端向PC的延伸,而不是PC向移动终端的延伸,他们没有带着传统PC的印记,未来的PC是否真正能够重生,还取决于它是否真正具有一种富有弹性的坚定,让PC在移动终端的时代既不是PC又是PC,这类产品一旦多起来,可以说PC在移动终端时代又获得了重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