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广宁
佛山今年派出一批市直单位科长到企业挂职,在2013年挂职干部座谈会上,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强调,挂职干部要腾空自己,去了解企业工会是怎么做的,企业怎么调动人,对比体制内,看有什么可以学习借鉴的。(8月14日《南方日报·佛山观察》)
李贻伟的话直指问题核心,那就是面对社会日益复杂的利益格局与社会转型矛盾的积累,必须明确干部到企业挂职到底是为了什么。数十位干部到企业挂职,当然不是去放有薪假,也不是为了在数月归来之后让自己的简历更靓丽——抱持这种心态的人根本不应该出现在公务员队伍中,而是通过挂职学习积累到的经验,在回归原工作岗位的时候,可以提高自身行政能力。
一些时候,政府决策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究其原因,与政策制定者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多有很大关系,闭门造车的结果往往就是,政策出台后在基层不是脱离实际,便是缺乏认可度,民众不接受,难于推行。
从这个角度看,干部挂职要学会的一件事便是改变观念与思维。要改变观念,就要多走、多看、多思考。多走可以接触更多的事物,增进对基层的了解,多看有助于发现问题,相互比较,多思考有助于总结归纳,对问题形成系统的看法,进而寻求在政策与体制改革层面的解决方法。总而言之,要通过下基层(企业)、深入群众(企业一线员工),破除陈旧闭守的思维,改变过去由上而下思考问题的视角。
此番佛山干部下到企业,假如要考核他们取到了多少经,一是要看看他们挂职归来,是不是黑了、瘦了,干劲却依然十足,二就是看看日后政策的出台与执行,是不是比过去少了争议,多了赞许——这或许就是基层视角在发挥作用。 标签:挂职干部 看多 南方日报·佛山观察 思考 企业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