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10号线5月将成环
今年将陆续升级既有线路信号系统,5年后全部具备2分钟运营间隔要求
昨天,记者从北京地铁公司了解到,未来5年,北京地铁将升级1号线信号系统,同时根据客流提升各条线路信号系统能力,以缩短列车发车间隔提高客运量,全部线路的信号能力要求达到最小运行间隔2分钟的目标。此外,地铁10号线预计5月连成环形。
首班车提前
10号线“起得最早”
10号线二期与一期贯通后,目前最高日客流量已达144.2万人次,成为地铁路网客运量之最。为此,10号线提前了始发车时间,车道沟开往宋家庄首车改为4点51分,巴沟开往西局首车改为4点49分。10号线成了全市“起得最早”的地铁。
“现在候车时间越来越短了,早高峰时2分钟能来一趟,我等3、4辆车也就上车了。”家住劲松的孙女士说,10号线二期开通后,劲松站很难轻松上车了,但每趟车间隔速度明显缩短。
缩短发车间隔
大站快车折返运客
为缓解运力,10号线高峰期间的发车间隔已缩至2分30秒。10号线采取大站快车和正常载客车套跑的手段,首次采取一条线路两个车辆基地同时接发车。为增加折返列车的操作速度,指派专门的“折返司机”,确保列车运营时间。
今年5月,10号线还将全线打通形成真正的环形运行。地铁公司介绍,为应对10号线“成环”的大客流,10号线计划新增30多组车。据了解,10号线现有84组车,可以满足目前的运行需求。
信号系统升级
1号线已安装信标
缩短发车间隔对信号能力要求更高,16条地铁线路中,12条线路使用了先进的CBTC系统,还有4条线路使用过去的信号系统。“有的是使用寿命没到期,有的是既有系统能满足需要。”上述人士称,今年将陆续升级既有线路的信号系统,1号线信号系统改造已进行信标安装,预计2016年年底完工。
目前,地铁1号线日均客运量150万人次以上,最小运营间隔2分05秒。(记者郭超)
举措
【5号线信号系统有望达2分钟间隔要求】
5号线早晚高峰时段,最小发车间隔力争缩小至2分钟。
5号线、10号线等线路有望通过加车等方式,进一步缩短发车间隔。
【新开14号线采用“最宽”列车】
即将开通的14号线将首次采用A型车,在地铁列车生产指标中,A型列车宽度最大,载客量最多,预计单列车运力增加29%。
【今年新开约23公里地铁新线】
今年,14号线西段、10号线二期剩余区段等4条22.8公里轨道交通新线开通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