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打破既有技术锁定和传统垄断体系,推动着产业链和产业力量的分化重组,全球IT产业面临竞争格局重构,我国应以发展行业云为契机,建设‘自主、可控、安全’的中国云,力争扭转长期在国际落后的局面。”
在Inspur World 2012(浪潮技术与应用峰会)上,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大型主机+数据库、Wintel(CPU+桌面操作系统)联盟垄断的国际IT核心技术格局,原有领先的技术正在被弱化,打破了过去由国外厂商主导的单家垄断或多家紧密捆绑垄断的产业格局。新的标准和产业格局尚未形成,国内外厂商的认识和进展基本同步,中国IT产业正迎来改变落后与追随状态的战略机遇期。”
数据显示,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到2012 年预计将达到1072亿美元,2015年将达到1768亿美元。科技部公布的首个部级云计算规划《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表明,“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国内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达7500亿元到1万亿元。
“我国IT产业在宏观环境低迷的情况下取得了较高增长,为中国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外部环境。”孙丕恕说。
与国际公认的公共云、私有云等分类标准不同,我国在全球发布了中国特色的“行业云”概念,由浪潮集团率先提出。
“行业一直是中国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领域,以行业云为突破是全国各地、各行业实现信息化水平跨越式发展的最佳路径,”孙丕恕认为,“行业云建设具有成熟的技术和应用基础,经过‘三金’工程、‘十二金’工程、数据大集中等几个建设周期,我国税务、工商、能源等行业用户积淀了大量异构的、相对封闭的海量数据,云计算可将这些业务数据的巨大潜在价值释放出来。”
云计算对海量数据资源的集中处理,使得信息安全问题更为复杂,特别是如何保障政府、重要领域信息资源的安全问题在云时代更为突出,孙丕恕说,“打造自主、可控、安全的中国云是中国IT企业的使命和责任,更是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依托技术创新,努力发展安全可靠的国产化云装备和云方案,推进中国云技术体系建设”。记者 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