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行拥有大钟楼等众多历史建筑,荔湾打算就此大做文章 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摄
昨天,为期两天的“广州十三行文献研究暨博物馆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国家档案馆闭幕。羊城晚报记者获悉,荔湾区将以“十三行”这一文化品牌为主轴,打造约5公里长的博物馆带。
在本次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的80余名专家及各界代表参加了“广州十三行文献研究暨博物馆建设”学术研讨会,提交了50篇论文。广州市荔湾区委书记唐航浩介绍,广州市已经确定筹建十三行博物馆,有关选址、布展大纲、文物征集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他表示,十三行商贸文化在荔湾区从未断过,现在荔湾区仍有全国最大的茶叶市场和服装市场,文化公园、海山仙馆、上下九等一带都留下了十三行的印记。据介绍,作为广州市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六张新名片之一,十三行博物馆目前设想选址在文化公园的展览大楼,力争在今年完成改造。
荔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荔湾区提出的“文化引领”战略,将大力传承保护和利用十三行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十三行商圈策略规划编制。据介绍,荔湾区将在现有十三行路口基础上,以上下九路为中轴线,规划用地范围扩至中山路,南隔六二三路与沙面欧陆风情街相邻,东至人民南路,西至宝华路,用地面积约245.6公顷来打造十三行文化带。目前筹建中的十三行历史博物馆,将与中国海关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东邮政博物馆、广州丝绸博物馆(锦纶会馆)等互动,连成5公里长的博物馆带,成为充分展示中国近代史及改革开放前沿地的缩影与窗口。
按目前设想,十三行建设,并不只是建一个博物馆的问题,而是周边街道的大整合。荔湾区将以系统的观念来做十三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结合文化公园改造建设,形成与周边文化旅游联动发展。记者李春暐,通讯员郑斌、周荣嘉报道
标签:荔湾区 博物馆 广州 羊城 大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