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林敏)近日,家住江汉区的李先生得知本报主办车险服务大赛,专程向本报投诉,平安电话车险提供的增值服务被“调包”,理赔服务也让人不满意。
保养卡变洗车卡 增值服务莫名被“调包”
李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底自己听信平安电话车险销售人员的服务承诺,购买了一份电话车险。“当时说服务全面周到,保费便宜,还赠送一张400元的4S店维修保养卡。”
当他把车开到4S店打算做保养时,对方却说没有与平安车险合作。联系平安公司,却被告知维修保养卡只能改成某些定点地方洗车的洗车卡。“问及原因,平安解释说是工作人员沟通时的误会”。李先生告诉记者,“我就冲着他们的服务承诺投的保,没想到还跟我玩‘调包’。”
理赔服务不到位 自掏腰包维修
李先生透露,6月初,他在一次上班途中与其他车辆发生剐蹭,因当时大雨,又赶着上班,未第一时间报案。次日,他拨打平安车险报案电话说明情况后,对方表示只能按定损金额的70%理赔,理由是没有第一时间报案,并让他自行到位于香港路的平安车险理赔中心定损。
但到理赔中心定损时,在其上班时间却未看见工作人员,便按查勘员的要求,把车开到修理厂,等待定损。“拨通查勘员手机,电话无人接听,之后再打几次,手机处于无法接通状态。”李先生称,最后只得拨打平安车险报案电话,取消了报案,自掏腰包维修。
23日,记者联系平安产险湖北公司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转述了李先生的投诉情况,对方表示26日中午前就调查清楚并回复本报,而直至截稿,记者仍未收到平安方面的回应。 标签:洗车 调包 平安产险 车险理赔 定损